今年,是我来到江苏省法官培训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分院)的第十六个年头。回想2010年离开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到江苏分院任专职教师星富优配,仿佛就在昨天。
“专职教师轮岗制”是江苏分院落实“法官教法官”的一种探索,即抽调江苏高院业务庭的法官到江苏分院担任专职教师,从事法官教育培训工作一至两年后再回到业务庭。和我同批到江苏分院的还有一位刑事法官,那时春节假期刚结束,我们第一天到江苏分院上班,便接手了第六期预备法官培训班。前一轮来轮岗的专职教师在回庭之前已经排好了课表,我们接替他们继续做开班准备工作,确认授课教师的行程、报名学员的信息、拟定分组任务……没几天,培训班正式开班,这是我平生头一次做班主任。
两年后,我的搭档轮岗结束,回到了业务庭。江苏分院领导意识到,一两年轮换过于频繁,不利于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于是,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后,我留在了江苏分院,从2010年到2016年,见证了数位搭档的轮换,而我自己,也成了江苏分院的“常驻”教师。
2016年,法官员额制改革大幕将启。为选拔员额法官,江苏高院推行“有审判职称的人都要办案”的举措。于是,江苏分院院长、教务长和我们这些专职教师组成了合议庭,在承担培训工作的同时,还办理了几十件案件。这或许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以法官身份从事审判工作。
时光流转,法官员额制改革落地。由于江苏分院没能设置员额法官岗位,想要入额就得回到业务庭。教务长和其他专职教师纷纷回庭,我也通过了员额法官入额考试。然而,我最终没有提交入额申请。一方面,我已经习惯了江苏分院的工作环境,喜欢上了与讲台和学员打交道;另一方面,我有一个朴素的信念:法院不缺好法官,但江苏分院缺有法官经历的专职教师。于是,我选择继续坚守在法官教育培训的岗位上。
2017年,江苏高院党组决定对全省三级法院首批入额的6000多名员额法官进行轮训。当时,江苏分院教务处只剩下我一名专职教师,承担如此庞大的培训任务,挑战巨大。培训内容是什么?以何种形式开展?如何分批次进行?结业如何考核?员额法官培训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切都需要摸索前行。在江苏分院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多次征求各业务庭意见,反复调研星富优配,最终制定了《2017年江苏法院员额法官培训实施方案》。我们连续举办了28期员额法官培训班,圆满完成了轮训任务。由于培训成效显著,那年,江苏分院获得了江苏高院的专项记功。
2022年6月,我被任命为江苏分院副院长,真正成为江苏分院编制内的一员,身份也从公务员转为事业编。事业编待遇与公务员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不少人不理解我的“逆行”。当时江苏高院组织人事处长在任职前谈话时半开玩笑地说:“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我笑了笑,说:“有什么好反悔的。”十余年的法官教育培训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份事业的意义,不能仅仅用收入来衡量。
这些年,我认识了许多默默耕耘在法官教育培训岗位上的前辈和同行者。他们本可以成为法官中的佼佼者,却选择坚守阵地,为法官教育培训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成就了法院队伍建设的薪火相传。我还接触过很多可敬可亲的法官教师,他们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潜心钻研、悉心任教,在法官教育培训讲台上传授宝贵的审判经验。记得一次教师节前夕,我们邀请兼职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领导说道:“讲台与法台,都很重要。法官教育,牵涉两台。法官教师,沟通两台。戒尺与法槌,同此一槌响,均可传震四方。”
十六年来,我见证了3000多名预备法官的成长,他们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江苏法院司法审判事业的骨干,还有一些优秀的法官走上了江苏分院的讲台,走上了领导岗位……前不久,一位参加中青年骨干人才培训班的学员欣喜地认出我是当年他参加预备法官培训班的班主任。培训结束后,他给我发来信息:“感谢您对课程的精心安排、对大家的费心点拨!十五年前您是班主任,启蒙了我的工作初心。十五年后您还是班主任,再次照亮和坚定了我的初心。”
我曾经这样跟一位同事分享对法官教育培训工作意义的理解:一位法官,一年可以办几百件案件,影响的是几百件案件的当事人。而一位从事法官教育培训的教师,一年可以为几十期的培训班安排课程,每位法官背后都是几百件案件的当事人。哪怕每期培训班只有一门课能对学员有帮助,影响的就是几千件案件。如果我们恪尽职责、尽心尽力,让每门课都能切切实实使学员学有所获,就能汇聚成一股不可估量的强大力量,推动审判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作者:陈倩(作者系江苏省法官培训学院副院长)
见习编辑:孙林林 | 联系电话:(010)67550765 |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平钰骁
赤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